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评价如何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评价如何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一、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评价如何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充满着温情的电影。这部电影从一所毫无生机、宛如监狱一般的学校开头,到最后在星期六的明媚的阳光下结束,让人感受到冲破阴霾的希望和感动。这部电影讲的也是儿童,却不仅仅是儿童。里面涉及到了许多话题,譬如说学校教育、孩子的感化、亲子间的矛盾、人性与利益的冲突、救赎……很难想象,这是法国拍出来的电影。我是一个学过法语的人,我深切的知道法国人对浪漫、欲望的诉求。然而这部影片却摒弃了浪漫的、权力的、色、欲的特点,反而像一锅温和的鸡汤。这部电影里最感动的当然是一直等待着等不到的父母的佩皮诺在最后被他的“马修爸爸”带走的瞬间。尽管马修因为反对校长的暴行被开除,尽管佩皮诺曾经有过那么灰暗的童年,在那时,他们是幸福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我喜欢马修,他有才华,也有爱心有良知。他在监狱一样的学校里坚持善良和梦想,给孩子们带去救赎。我也爱孩子们。他们吃了很多苦,但是还是懂得感激,拥有最纯净的歌声。这部电影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都体现在孩子和马修身上了。而电影对我们的启示大概在于——不管现实多残酷,请坚持你的美好与善良吧。

二、放牛班的春天结局解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结局是令人感动和震撼的。主人公克莱门特在音乐会上展现了他们班级的才华,但同时也揭示了学校领导对于音乐教育的疏忽。最终,克莱门特被迫离开学校,但他的影响力却深深地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结局传达了对于教育体制的批判,同时也强调了音乐对于个体成长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性。这个结局让观众思考教育的本质和对于艺术的价值。

三、放牛班的春天结局是什么

1、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大结局中,马修在教学生们如何唱歌时发现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昂克,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调皮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但却是一厢情愿。最后因为失火事件被校长解雇,临走前带走了佩皮诺。

2、校长最后被联合投诉而下台,而皮埃尔·莫昂克长大后成为首屈一指的大音乐家。

四、放牛班的春天感动点

1、那个苍白的女人靠在墙上,眼望向窗外,眉间紧蹙的是一团忧郁,她以如此的姿态站在马修的心里。

2、感情让他言语结巴撒起小小的谎言,当第二次再见到莫朗妈妈的时候,他用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换衣擦鞋飞奔而去,第三次是他看她靠在墙上,紧闭双眼,尽享夏日的阳光,眼角的皱纹亦是动人。

3、第四次见面,看着眼前花衣的美貌女子,满心的欢喜,但哪知却会错了意,听完从她嘴里说出的话后,马修的眼神一下子黯然了,微笑还僵持在他的脸上,但你却能够感觉到他的不能呼吸。

五、放牛班的春天影评150字

1、这个影片在豆瓣上评分很高,广受好评,在许多人给我推荐这部电影之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我把这部电影一口气给看完,我觉得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有三点。

2、一:马修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个音乐家,他怀才不遇,来到这所被人嫌弃的学校“池塘之底”当一名普通的助理老师,并没有任何的气馁,这种对生活的积极向上就值得我学习。其次,遇到这般顽皮的孩子,他依然沉静应对,宽容仁爱,让人动容,他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了孩子们尘封依旧的心,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打开了希望的一道窗户。第三,他用音乐改变了这里孩子的一生,尤其是拥有天籁嗓音的皮埃尔,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马修老师,他也许还是一个卑微顽皮的二流青年。

3、二:两个令我感动的孩子:一个是众所周知的皮埃尔,对于音乐有着天赋,他因为家庭原因被人讥笑而很叛逆,而在内心却是无比的善良。别人嘲笑他的妈妈是婊子,他就偷偷地跑去看妈妈的工作。因为恶作剧,马修老师取消了他的独唱资格,他就一个人偷偷地在私下练习唱歌,最后在马修老师的引导下,音乐才华得以充分展现。第二个是那个不会唱歌的派皮诺,呆萌的神情,很是可爱。他总是相信父母会在周六接他回家,执着的等待让每一个人都想疼他爱他。

(19494)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686ak.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